收藏拍卖导报-焦裕禄.周总理

备注:新闻照片经PHOTO处理,180度翻转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穆青等人所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全面介绍了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同时还刊登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随后,全国各种报刊先后刊登了数十篇文章通讯,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焦裕禄的热潮。当时的河南省也成为全国亿万双眼睛所瞩目的中心。
    中共中央有关部门以及河南省委立即计划组织在河南省博物馆举办大型宣传展览----〈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当时陈良才受领导委派,是担任该展览的总设计和主创人员之一,全国来河南从事这次展览国画创作的其他美术家还有刘继卣、王同仁等。他随同穆青等一批文艺新闻界人士深入兰考体验生活近一个月,回来后在河南省博物馆创作了多幅反映焦裕禄同志先进事迹、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作品。这幅作品是其中之一。
    《谈心---焦裕禄和老贫农》这幅作品创作于1966年的4月。突出地表现了焦裕禄为改变兰考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与人民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感人情结。整幅作品构图饱满、人物的造型准确生动。用墨用色都恰都到好处.体现了画家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的功力和扎实严谨的造型功底。焦裕禄和老农促膝深谈、谋战胜风沙盐碱、水老蝗灾的办法,探改变兰考穷貌的策略。他把群众温饱时刻挂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比关心自己更为重要。因为此画情节亲切感人,把焦裕禄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准确,栩栩如生,大家一眼便能看出来。十分逼真。老贫农那纯朴、憨厚和真诚地把焦书记当作自己的贴心人。什么话都愿意向焦书记倾诉,他们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同盖一条被。为了脱贫,焦书记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积劳成疾。他走遍了兰考的千家万户,关心人民疾苦。
    展览时《谈心》这幅作品深深打动了在场参观的众多领导和群众。《谈心---焦裕禄和老贫农》在这次大型展览展出并<在河南日报〉首发以后,立刻广受赞誉,好评如潮。受到众多主要宣传媒体的关注和转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画能完好地保存到今天,逃过“文革”这场大浩劫,更是十分不易和幸运。
    许多著名评论家一致认为这幅画是一幅精品力作。在那个年代是一幅很优秀的作品,就是在今天看来仍不失其光彩。记录了那个年代的干群关系就像鱼水情深,能画出如此出色的作品在河南当时是没有人能为的,就全国而言,也是极为稀少的。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从历史价值来看,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优秀的作品大家是一致公认和喜欢的。这幅作品画出了中国画作品的新的高度.
 


    周总理为国为民操劳毕生,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深深地爱着中国人民,人民对他也无限的爱戴。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就像高耸入云的丰碑,屹立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
    《人民总理爱人民》这幅作品体裁选择的非常好,表现了历史中周总理那动人的一幕。作品所绘的是周总理视察河南偃师农村时的情景:总理在农村饲养屋旁十分亲切地握着老农的手问寒问暖。画家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总理和蔼可亲的神态,以及他那神采奕奕的伟人风范。老百姓个个表现出对人民总理的无限爱戴和敬仰之情。像是一家人相逢,恰似鱼水深情。和封建社会当官的欺压百姓、高高在上,出门时八抬大轿、明锣开道、百姓那敢近前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从画面场景上看,总理和人民握手相谈的地点是在饲养屋的牲口槽前,这是一个又臭又脏的地方,可总理表现得非常自然,多么难能可贵。
     在70年代能画出这么优秀的国画作品是十分难得的。画家用画笔记录了当时一段感人至深的真实历史,表现出了总理和人民的真挚感情。表现总理在农村的国画题材凤毛麟角,不可多得,此画不同于一般闻花小草和山水之类普通国画,画家在创作前后需要了解考虑和控制的各方因素很多,从该幅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足以看出画家那高超的绘画功底和深厚艺术修养。
     当年经历过总理逝世的人们一定还记得那亿万人民哭总理,十里长街送总理感动天地、催人泪下的场景,人民热爱总理是出于真挚之情。所以说该作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