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漆工到工艺美术大师

        王少卿出身于油漆匠世家。五十年代初期,当王少卿走出初中校门之后,等待他的是父辈们走过的路???当油漆学徒。

         油漆学徒期满后的王少卿由于有自学而来的绘画功底,被组织上调到了河南开封市汴绣厂美术设计室工作,厂里生产的枕头套、小兜肚等工艺产品为他提供了初试设计才华的天地。一九六?年春,组织上推荐他到北京中国画院进修,师从我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画家马晋、王雪涛,使他有机会系统学习中国画的用线、着色等基本技法,接触并临摹了齐白石、于非?等许多当代名画家的作品。

        然而,“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一九六?年冬,王少卿经过短暂学习返回开封之后,那漫长艰辛的自学之路,才真正在他的脚下延伸开来。数十年来,王少卿除悉心钻研美术和工艺美术理论书籍之外,甘拜生活为师,写生不断。近至开封郊野,远至黄山、华山、泰山、嵩山乃至南海之滨,到处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足迹。单说画牡丹,王少卿从六十年代开始,每年谷雨前后都要带着雨伞到洛阳、菏泽,深入到牡丹田里,从千姿百态的牡丹丛中找寻创作的灵感。

        王少卿擅长工笔重彩花鸟画,师古而不泥古,不断汲取生活营养并加以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花鸟画风格。他在传统圆线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画用线技法,方、直、圆三线交融运用,虚实分明,更具空间感。他在传统重彩技法的基础上引进了富有装饰性的色彩技法,画面艳而不俗,华而不腻,颇有雅俗共赏之妙。他还大胆地打破了传统构图形式,取材于自然,加以提炼,使构图简繁相宜,新颖生动。他笔下的飞禽走兽,或飞或卧,或跃或立,俯视,啾鸣,啄羽,交颈,姿态各异。他笔下的奇花异卉,含苞,怒绽,迎风,沾露,变化万千。而他最擅长的还是工笔牡丹。

        正是由于王少卿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数十年来,他先后创作、设计出各类美术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二千余幅,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画展并获国家、省级奖一百余个,在国家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近二百幅,出版画册三集,主编了《河南省中国花鸟画选》。改革开放以来,已担任开封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的王少卿,为了家乡的经济振兴更是发奋工作。他主持复制出了《清明上河图》、《五牛图》、《百鹤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一批历史名画绣品,主持开发出《汴京八景》等一批艺术绣片,这些精美的工艺品蕴含着华夏民族浓郁的文化精华,远销泰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由他主持设计的《秋光丽日》、《春艳》等汴绣作品,被分别选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和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的国家级“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