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之声》书画名家系列??龚柯

解说+字幕:(名家档案)

龚柯,原名龚祥礼  祖籍福建,1916年出生于河南开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书画院顾问、郑州大学名誉教授……

解说:

龚柯先生虽然已经90岁高龄了,但是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画画,把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都倾泄在了笔端。

同期:龚柯

我耳不聋眼不花,手不打颤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黄居正:

我佩服他的人品,佩服他的画品,佩服他的在艺术上的那种执着的这种追求,已经年逾9旬多了,还是在孜孜不倦的来探索,在艺术上来精心的创作,这一点是令人非常敬佩的。

解说

出生于1916年的龚柯在中学时期,就有幸接受了水彩画开山大师李剑晨和后来被称为“黄河老人”的谢瑞阶等人的谆谆教诲,使他较早的接触了国画、油画、水彩和素描,为他奠定了良好的绘画基础。1936年,龚柯考入了当时国内美术专业最高学府??国立北平艺专国画专业。在这里他师从黄宾红、齐白石、汪采白、王雪涛、潘天寿等诸位国画大师,使他收益菲浅。

同期:龚柯

常书鸿先生教我素描。王雪涛先生教我花鸟,所以说我得天独厚,当时自己也非常用功,当时是住在北京学校附近的公寓里边,白天上课晚上就借历代古画来临摹,历代的中国画的古画.

(黄宾鸿先生担任国画理论,教国画理论,中国画的传乘啊历史啊艺术思想啊关于中国画的构图啊中国画的彩匾啊,历代大师各有特色,流派纷争流派很多啊,所以说洞察历代大师的作品啊评论啊受到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解说:

然而,就在龚柯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时候,1937抗日战争爆发,国立北平艺专不得不在战乱中辗转南迁,龚柯在随校南下途中,一边坚持绘画,一边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

龚柯同期:我们到每一个地方都要画壁画,写大标语(宣传抗日)

解说:

1942年,龚柯在兰州遇到了曾在北平艺专任教的常书鸿教授,应常书鸿的邀请,到敦煌莫高窟进行考察研究。

同期:

对我的绘画有影响,一个是古人的山水画,概括性比较强,一个是色彩对我的影响也比较大,像历代的唐宋元这几代是壁画,再一个是构图,这对我画画起了很大帮助。

解说:

但是因为身患重病,龚柯不得不离开敦煌莫高窟,离开了心爱的老师。

六十年后的2004年,敦煌举办“敦煌研究院创建60周年和常书鸿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已经88岁高龄的龚柯应邀出席活动仪式,再次踏上了这块令他魂牵梦绕的土地。

资料同期:

我如果不是吐血,不是当时对肺病不能控制,我绝对是跟着常老师,一样跟着常老师,守护在敦煌高窟这个地方,老师,安息吧。

解说:

1950年.龚柯调入郑州日报社,开始了30多年的美术编辑生涯,经历了一次次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他的作品也在发生着变化。50年代,以画人物写生为主,60年代,开始转向了表现大建设的火热场景。

同期:

与黄居正交谈60年代作品特点  透视感强

我在郑州日报采访,当场画的一幅,竹竿厂房,这也是郑州市唯一最好的机器,口号也很有时代意思,多快好省,实现农业现代化。

这幅画是反映园田化的,(黄居正:画的多好)这就是郑州的特点,柿树成行啊,有小水电站,有羊群,有鸭群。有蔬菜基地。

解说:

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画面色彩丰富明亮,重写实,现代气息浓厚,我们不仅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郑州的快速发展和巨变。

同期:

黄居正:

具有时代特点,我们现在书画家,艺术家,还是应该提倡实用生活,反映:代的主旋律,反映我们身边的,我们国家的,叫人很注目,很关心的一些东西。

解说:

1985年,65岁的龚柯从工作岗位上离休,耄耋之年却激情迸发,进入了创作的巅峰时期。这时候他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转向以山水画为主的大写意。在山水画中,他最喜欢画的还是黄山。

同期:

因为我的启蒙老师都是画黄山的名家一个黄宾虹一个汪采白,而且汪先生很器重我,汪先生说过黄山是我师是我友,我再也借鉴两位大师,我就说黄山是画家的母亲,

解说

   为了画好每一幅画,他不顾年事已高,游嵩岳、登泰山、进太行、走巴蜀、攀峨嵋、多次入黄山探幽次,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到处留下了画家的脚印。

同期:龚柯

这个画家的规定就是这样,就像弹钢琴一样,已经很熟练了,那一个音符已经很熟练了,就弹出情绪了,弹出神韵了。这个画画也是一样,先把形画准确,,最后才能形神兼备。

解说:

欣赏龚柯的画作,是回肠荡气美的享受,是震撼心灵的审美教育,通过欣赏他的画作,你会触摸到无比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炽烈情感,感受到画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坚实的艺术功底。画家以自己崇高的寻美追求,超然的人生境界,娴熟的艺术技巧,深蕴的人文内涵得到画坛的高度赞誉和社会的普遍认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此我们也衷心祝愿画家青春常在、健康长寿

 谢谢观赏!